联系我们
地 址:青岛市南海路7号
电 话:--
邮 箱:--
最新研究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研究论文
脉红螺稚螺和成螺消化酶活力对不同温度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9/11/17 来源:杨美洁 阅读:2279

脉红螺(Rapana venos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红螺属,自然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以及日本海等海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近年来,随着脉红螺市场价格的不断提高,野生资源由于采捕强度增加而发生衰退。因此,很有必要开展人工繁育、增养殖和资源恢复工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及其所在团队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脉红螺稚螺和成螺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特征,以探讨脉红螺适宜摄食温度条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quaculture research》。

结果表明,温度对脉红螺消化酶活力影响显著。脉红螺的最佳摄食温度为22℃。在22℃时,各规格的脉红螺摄食量明显高于其他温度(见表1),同时,22℃时,脉红螺主要消化腺--肝脏的胰蛋白酶活性最高,而胰蛋白酶是脉红螺消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消化酶,因此,22℃时脉红螺的消化能力也最高。此外,实验结果显示脉红螺的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也具有一定的活力,这表明脉红螺可能不是单一的肉食性腹足类,而是杂食性腹足类(见图1)。

本研究结果为脉红螺增养殖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表1 温度对不同规格脉红螺摄食量的影响






图1 温度对脉红螺α-淀粉酶(A)纤维素酶(B)胰蛋白酶(C)和脂肪酶(D)活力的影响